圣徒的营 蒙爱的城www.crca.com.cn
首页 → 灵修精选 → 阅读内容
 
背景:

教会因基督合而为一 (箴士·布易士)

[日期: 10/21/2020 11:37:43 PM ] 作者:佚名 来源:文章精选
[字体: ]

教会因基督合而为一 (箴士·布易士)


教会因基督合而为一 (箴士·布易士)-图1


教会应包括各种文化背景的人,大家在一起相交,举凡任何种族、国籍等等的障碍,都在基督里被拆毁了。

 

十九世纪的苏格兰神学教授班乃曼(James Bannerman),在其大作“基督的教会”第一册中这样说:

 

“肉眼所不能见之基督的教会,是由全世界所有真信徒集体组成的,它是普世性的大公教会。换言之,不受任何地方或人种的限制。就这一点来看,它与犹太人的时代中那种有限制且属地方性的教会截然不同。犹太人的大会虽也是一个敬拜神的社团,但它是地方性的,而非普世性的。它的中心在耶路撒冷,以犹太地为界……这与福音书中所提到的教会截然有别。今天世上并没有一个地点,可作为基督子民敬拜的中心——没有一个圣地是他们必须亲自前往朝拜的,也没有任何一个在远方的城市或地点,是他们必须朝那方向祷告的。今天人们既不在耶路撒冷,也不在圣殿敬拜天父。无论天涯海角,只要有真心敬拜神的人在,那里就有耶和华的真圣殿,那人就可以在那里,以心灵和诚实敬拜神……过去那个狭隘的制度已被推翻了,藉着赐与每个信徒的圣灵,并藉着大家彼此在圣灵中的相交,教会的根基被建造起来,它已不似以往活在律法之下,而是普及全世界的。”

 

教会内大家之所以能合而为一,乃是神所“赐”的,但这却是必须在历史中成就的一件事。教会必须发挥兄弟之情,使凡得到福音好处的人都有一家人的感觉。早期教会有种种阻碍,无法达成这种合一,其中包括:种族间的隔绝——希腊人讨厌罗马人,罗马人瞧不起希腊人;民族主义的阻碍——许多俘虏落在罗马轭制之下,怨声载道;还有性别、语言及文化的隔阂——这些隔阂今天依然存在。但是当那些蒙召相信基督的人,愈来愈看出大家在祂里面的合一性时,这些隔断的墙就被拆毁了:“因他使我们和睦,将两下合而为一,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弗二14)。保罗对哥林多信徒说:“一切都是出于神,他藉着基督使我们与他和好,又将劝人与他和好的职分赐给我们。”(林后五18)

 

威廉·巴克莱(William Barclay)在所著的“约翰福音注释”中提到,第一位在加拿大印地安人中工作的宣教士杨伊格顿(Egerton Young)生前的一件事。杨氏向印地安人传圣父之爱的信息,当地人好似得到新启示,欢然接受,其中,一位老酋长问他说:“你刚才提到那个伟大的灵时,你称祂为‘我们的天父’,是不是?”

 

杨氏说:“是的,我称祂为我的父,因为祂是以耶稣基督之父的角色,向我们启示了祂自己。”

 

老酋长说:“这倒很新鲜,也使我心里觉得很甘甜,因我们从来不知道那伟大的灵是父亲。我们在雷声中听到祂,在闪电、暴风雨及大风雪中看见祂,我们就害怕。所以当你说这大灵是‘我们的父’时,真是太美了。”酋长顿了一下,又说:“教士,你说大灵是‘你’的天父吗?”

 

杨氏说:“是呀。”

 

酋长说:“你说过祂也是印地安人的天父吗?”

 

宣教士回答说:“不错”。

 

老酋长说:“那么,我和你就是亲兄弟了。”

 

国与国间的界限是消失不了的,因世上一直会有国家存在。我们也没有(至少我看不到)使宗派消失的方法。可是尽管如此——世间虽然有不同的种族、国籍及宗派存在——但在承认主耶稣基督为牧者的那些人中,理当有真正肉眼可见的合一。钟马田(Martyn Lloyd-Jones)为研读以弗所书第二章写了“神使人合一的方法”一书,其中他这样说:“我们都是一样的罪人……我们都一样毫无指望……我们都一样来到同一位救主前……得同样的救恩……拥有同一位圣灵……同一位圣父……甚至受同样的试炼……最后,我们大家都一起走向同一个永恒的天家。”是的,只有认识了主耶稣基督的大爱,我们才会被吸引联系在一起,成为一家人。

 

(选自《神与历史》,P53-55,高庆辰译,更新传道会,标题为编者加。)

 


阅读:683 次
录入: qinnan
打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