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吩咐我们爱邻舍如同自己,又吩咐我们像祂爱我们那样彼此相爱,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耶稣的死,既是担负罪咎,又是赐下指引。这种死带来赦罪,又模塑爱心。这种死,买赎了我们的生命免致灭亡,而且示范了一种爱心生命的模式。我以这个焦点作结,是因为这两条诫命——“要爱邻舍如同自己”和“新命令”——存在一种表面张力。
在约翰福音十三章34至35节,耶稣说:“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就是要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彼此相爱。如果你们彼此相爱,众人就会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参约十五12)。另外,当祂说:“人为朋友舍命,人间的爱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约十五13),祂把祂的爱和死连系起来。因此重要的是,我们看到耶稣的死和我们实践诫命的关系:“要爱邻舍如同自己”。一方面,耶稣的死成为我们该怎样爱人的榜样;另一方面,耶稣的死买赎我们,换来生命的转化,使我们能够爱人。我们已经在先前的篇章探讨过耶稣的买赎工作,这里我们需要思量耶稣爱人的样式,与祂那“爱邻舍如同自己”的吩咐有何关系。
耶稣吩咐我们要像祂爱我们那样去爱人,并称这诫命为“一条新命令”(约十三34)。然而,“要爱邻舍如同自己”的诫命出自利未记十九章18节,是一条旧诫命。这意味着“爱邻舍如同自己”的诫命现已过时,而我们现有一条新诫命一一像耶稣爱我们那样去爱人吗?我不认为如此。
这诫命崭新之处是:我们以往从未看过爱的旧诫命由神的儿子完美地为我们活出来。在耶稣之前,从没有人能够无条件地说:“像我怎样爱你们那样去爱人”。不但如此,这种崭新看来关乎耶稣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群新的子民,他们在世上的标记是在爱里向祂(和祂的父)尽忠,以及彼此忠诚。因此,祂说:“如果你们彼此相爱,众人就会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十三35)。“像我这样去爱人,就是象征你属于我正在招聚的新子民。”
(选自《带着耶稣圣旨出发》,P279-281,陈锦荣译,天道书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