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徒的营 蒙爱的城www.crca.com.cn
首页 → 灵修精选 → 阅读内容
 
背景:

宣教的呼声(埃德蒙·克鲁尼)

[日期: 3/30/2017 8:42:04 AM ] 作者:佚名 来源:文章精选
[字体: ]

宣教的呼声(埃德蒙·克鲁尼)

宣教的呼声(埃德蒙·克鲁尼)-图1


宣教表达了基督来到世界的目的以及祂差派我们进入世界的目的。祂的目的就是父的目的。我们都被呼召要宣教,不仅仅是作为基督的门徒,而且是作为天父的儿女。耶稣教导说,父的国的律法就是有怜悯心的爱。天国的义一定要胜过法利赛人的义(太5:20)。我们不是在守律法方面更苛刻,而是要藉着对天父燃烧的爱表达出律法的核心,效法祂对罪人和不配的敌人的恩典之爱(太5:44-48)。这样的爱不问最低限度必须做什么,而是在做没有要求的善事的时候欢喜快乐。撒玛利亚人的怜悯之心没有问:“谁是我的邻舍?”而是展示了邻居无偿的爱,反映了神的怜悯之爱(路10:24-37)。我们要有怜悯之心,因为我们在天上的父是有怜悯之心的。

 

福音的核心推动教会去宣教并在宣教中以行动为神的恩典作见证。在基督里尝到了神的怜悯之爱的基督徒必须问一下基督所提出的问题:“我是谁的邻舍?我,是十字架上荣耀的主的邻居,而谁正需要我以热心传递这来自各各他怜悯的爱呢?”

 

天国的道路就是寻求爱的道路。藉着浪子的比喻,耶稣把这一点表述得很清楚。大儿子拒绝参加父亲为回来的浪子所预备的“欢迎回家”宴会。在他身上,耶稣人格化了法利赛人的态度。他们,就像没心没肺的大儿子一样,以他们自义的服事为骄傲。就像他,他们不明白父亲在失而复得中的喜乐。他们不愿与税吏和罪人一同吃饭,而且还认为耶稣这样做是错误的。这就是为什么祂讲了三个比喻的原因。但耶稣知道天上因罪人悔改认罪而有的喜乐。在丢失的羊和丢失的钱的比喻中,祂讲出了自己出于爱的找寻。但在浪子的比喻中,耶稣退下舞台并且把自己换成了法利赛人。当我们把这种替换反转过来的时候,这一比喻的全部力量就出来了。大儿子应当做什么?耶稣这真正的大儿子不仅在天上的筵席与浪子同坐,而且来到偏远乡村的路上寻找他们,在他们的猪圈中找到了他们。

 

福音本身就是那位知道父的爱、一直在寻找浪子的救主的故事。因为耶稣奉祂的名和父的名差派了我们,我们一点也不惊讶基督差下的圣灵推动并指引教会的宣教事工。

 

(选自《教会》P97-98,基督教改革宗出版社,标题为编者加。)

阅读:2549 次
录入: admin
打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