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凭信心仰望天上的荣耀,是在一切苦难中最宝贵的强心剂。它借着振奋我们的精神,让我们的痛苦变得比较容易忍受,使我们能以忍耐与喜乐之心承受痛苦,且能坚定我们不因惧怕患难而离弃基督的心志。道路虽坎坷崎岖,但既是通向天国之路,难道我们还会觉得它漫长吗?有对未来安息的预尝相伴,就连疾病、羞辱、监禁,甚至死亡也会变得甘甜!它使痛苦只能伤及我们的肉体,却伤不到我们的灵魂。若不是尝到过些许安息的滋味(可惜太少!),笔者本人所受的痛苦就会剧烈难耐,死亡就会变得更加可怕。我完全可以这样说:“我若不信在活人之地得见耶和华的恩惠,就早已丧胆了。”我若不是因欢喜那安息的应许,“早就在苦难中灭绝了。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华,我仍要寻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瞻仰他的荣美,在他的殿里求问。因为我遭遇患难,他必暗暗地保守我;在他的亭子里,把我藏在他帐幕的隐密处,将我高举在磐石上。现在我得以昂首,高过四面的仇敌;我要在他的帐幕里欢然献祭;我要唱诗歌颂耶和华。”有这托住我们的喜乐,一切患难对我们来说就都算不得什么。当逼迫、惧怕使门徒大门紧闭时,基督就来,站在他们当中,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保罗和西拉即使被下在内监里,身上打了许多棍,两脚上了木狗,他们的灵仍能生活在天。殉道士们在烈火焚身之时,比他们威风一时、专横暴戾的逼迫者反更感到怡然自得;因他们预见到自己逃脱了地狱之火,烈火战车正载着他们驰向那安息之地。上帝的儿子既与我们同行,我们在烈火中就必安然无恙,这火反要吞灭将我们投入其中之人。亚伯拉罕“还不知往哪里去”,就顺服呼召,离开家乡,“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上帝所经营、所建造的”。摩西“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他因着信,就离开埃及,不怕王怒;因为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尚有圣徒宁可“忍受严刑,不肯苟且得释放,为要得着更美的复活”。甚至连“为我们的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也)因着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上帝宝座的右边”。
信心的超越之处就在于,它将手段与目的尽收眼底。我们不能忍耐、责怪上帝,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两眼只盯着邪恶,而不能超越它而定睛在那更美之地。当年,凡只看到基督被钉十架,葬在坟墓里的人,都摇头叹息,以为他一败涂地;然而,基督的死、埋葬、复活与得荣耀,尽在上帝的视野之中。信心只要有应许的眼镜相助,在这方面是可以效法上帝的。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上帝将我们埋在地下,却预见不到自己都要复活的春天。只要我们能清晰地远望天国,把天国看作上帝让我们遭际一切的目的,就必看到,他的做法没有一样是该令我们悲戚的。上帝哪怕愿将我们提上天国一次,我们也必会发现,尽管天国离罪有天渊之遥,然而天国与牢狱、放逐、大鱼之腹,与狮子坑或与重病、死亡近在咫尺。正如“亚伯拉罕欢欢喜喜地仰望基督的日子”,我们在最孤独、绝望的困境中,也可以仰望基督赐我们安息的日子,且可以在这仰望中欢喜快乐。基督徒啊,我以福音的名义,为你灵里得安慰而力劝你,切莫空守着这属天的技艺不学,在你身临绝境时,最需要使用它。能像司提反那样“定睛望天,看见上帝的荣耀,又看见耶稣站在上帝的右边”的人,必能神色自若地面对雨点般砸来的石头。因为,“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喜乐必须到我们的喜乐之地去支取;而我们行走时若没有这能量作动力,又能走出多远呢?
(选自《圣徒永恒的安息》P196-198,许一新译,三联书店,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