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虔人默想神的无限威严、能力和圣洁,对他肃然敬畏,再思想神从加略山涌流出来的丰盛怜悯与恩典,他的心就被这位爱他的神所全然占据。他单单以神为满足,但从不满足于目前所经历到的,而是不住渴求能更多更深入地与神相通。
或许这种渴慕神的观念对今日许多基督徒来说颇为陌生。我们所对侍奉神的理解,就是忙于事工。我们也许会在读经祷告时,有片刻安静。但是渴求神的观念——渴望深入地与他相交,享受他的同在——似乎有点儿过于神秘莫测,而且近乎狂热。我们情愿基督教信仰是比较实际的。
可是,还有谁比保罗更实事求是呢?谁比大卫更深受日常生活的挣扎所缠绕呢?纵然保罗与大卫要肩负种种责任,他们还是渴求有更多与这位永活真神相交的体验。圣经自始至终都指出这正是神为我们安排的计划。根据创世记第三章的记载,神在园中行走,呼唤亚当,盼望与他交谈。在启示录二十一章,约翰在异象中见到新耶路撒冷城从天而降,又听到神的声音说:“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3节)神计划与他的子民相交,直到永永远远。
今日主耶稣仍然对我们说他昔日对老底嘉教会所说的话:“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启三20)依约翰时代的文化,与人共膳表示彼此有进一步的沟通,因此耶稣是邀请我们向他敞开心门,与他相交。他愿意我们能认识他更多;如此说来,我们对神的渴慕是主亲自播种在我们心田里的。
这种渴慕神的心令敬虔人的生命散发温暖。敬虔的气质绝对不是严峻冰冷的。人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他们误把一套律法主义的道德观念视为敬虔。愿意花时间与神在一起的人必能照射出神的荣光,散发温暖,令人喜欢与他接近,而绝不会是冷冰冰又令人生畏的。
渴慕神也带来荣耀神和讨神喜悦的意愿。保罗同时表示渴望认识基督和愿意效法他。这是神为我们生命预备的至终目标,也是圣灵在我们里面工作的目的。在以赛亚书二十六章九节,先知表达自己对主的渴慕,他的用词跟诗篇作者的十分相似:“夜间,我心中羡慕你,我里面的灵切切寻求你。”请留意他作出这表示之前,刚刚表达了对神的荣耀的思慕:“我们心里所羡慕的是你的名,就是你那可记念的名。”(8节)可记念的名(译者按:新国际译本“NIV”作renown)与声誉、名誉和显赫地位有关,在神来说,这关乎他的荣耀。在先知心里,渴求神的荣耀和渴慕神是不可分割的;这两种思慕是并行的。
这就是献身于神——敬畏神,也就是对神产生尊崇敬畏的态度,同时在心灵里深深领会神对我们的爱,这爱是透过基督代赎之死彰显出来的。上述两种态度互相补足,相辅相成,令我们自心灵里产生强烈渴求,渴慕这位在荣耀和威严中如此可敬可畏,又甘愿纡尊降贵去爱和怜悯我们的神。
(选自《敬虔的操练》P27-29,吴艳娴、文逢参译,宣道出版社,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