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神的圣洁,罪就没有意义而恩典也就没有目的了;神的圣洁界定了罪的意义和恩典的卓越性。如果没有神的圣洁,罪就仅仅是人的失败,而不是在神面前的失败,且是与神无关。这样的话,罪这种失败便缺乏一个足以让我们知道它失败在何处的标准,它不可能产生罪咎感,也不可能有报应,这样的失败便没有严肃的道德意义。没有神的圣洁,恩典就不再是恩典,因为它不是从遮蔽十字架的审判厚云里涌现出来的,它也就不会坚决要求子为我们代受刑罚。更有甚者,若没有神的圣洁,恩典就失去意义了;它本是神白白赐给人的礼物,虽然神是圣洁的——也因着祂的圣洁——神藉着祂爱子的死使罪人与祂和好。如果没有圣洁,信心便只是对生命的良好意愿,或者就根本是一种自信心。一旦深植在神的圣洁里的根被切断,罪、恩典、信心就变成虚空,仅存短暂的意义。富希士如是说:“爱,必然是圣洁的流露;罪,必然是对圣洁的违抗;恩典,必然是圣洁面对罪的行动;十字架,必然是圣洁的得胜;信心,必然是对圣洁的崇拜。”
除非我们能重新体认神的圣洁的重要性,除非它能再度融入福音派信仰的骨子里,我们的美德终必缺乏严肃的意义,我们的信念必缺乏深度,我们一切所行的必缺少道德的敏锐性,我们的敬拜必缺乏令人欢欣的庄严,讲道也必缺乏恩典的坚实感染力,最后教会必定只是为这个群雄逐鹿的世界,徒添一把央人倾听的诉求声音。除非我们承认神的圣洁,否则我们一定无法拒绝现代性的权威。最受遗忘的最需要加以恢复,也就是,这令人心绪不宁、颠覆性的事实——神是圣洁的,如果我们试图将祂当作卖弄我们的虔诚的玩物、宗教生活的点缀品,或是一种填补我们内在不满的产品,那么我们就身陷极大的危险之中了。神只按祂的条件来表现自己,要不然就什么也不彰显。如今似乎软弱无力地住在教会里的神,实际上是永活、荣耀的神。祂的手也许因忍耐和恩典而暂时止住,但至终,祂肯定会对这个世界发出审判。就是这位圣洁的神,祂的本性荣耀,作为奇妙,召唤祂的子民不断进深去了解祂;正是这位神才有能力抗衡现代精神的势力。
(选自《孤独的神》P127-128,吕素琴译,天道书楼,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