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徒的营 蒙爱的城www.crca.com.cn
首页 → 灵修精选 → 阅读内容
 
背景:

神总有余民(博爱思)

[日期: 4/29/2016 5:34:48 AM ] 作者: 来源:文章精选
[字体: ]

神总有余民(博爱思)

 

  神总是有一个余数,而且这余数往往超过我们的估计。我想到有一些基督徒是在极艰难的地方或环境作工,他们或在大都市的城中区,或长期在铁幕后面,或在一些特别排斥福音的人当中,或在远离神的孩子中间作工。如果你被呼召去从事这一类工作,你此时可能就像以利亚一样灰心沮丧。你辛勤劳苦,却效果甚微。你所作的遭到别人的误解或拒绝,甚至有人以暴力相向。你或许打算放弃,心里想,“主啊,他们杀了你的先知,拆了你的祭坛,只剩下我一个人,他们还要寻索我的命”(罗十一3)。

 

如果这正是你的想法或感觉,你必须记住:神还有七千未向巴力屈膝的人,所以你并不孤单,你的工作不是徒然的。

 

我们的问题是缺乏信心,只凭外面的环境而不是凭神的应许来判断。以利亚是一个伟大的先知,但他也犯了这个错误。他看不见神正在作的事,所以他就以为自己是惟一剩下的忠信之人。

 

加尔文说,因此我们可以说,那些根据自己的意见来论断教会的人,是陷在错误当中。一个像以利亚那样满有圣灵光照的先知,都会受蒙骗,只凭自己的判断而低估了神子民的人数,更何况我们这些与他相较之下只能算是迟钝的人呢?所以我们在这一点上不要骤下结论,不妨让这真理沉浸在我们心中:虽然在我们眼中教会似乎毫无长进,其实她正在神奥祕的供应中得滋养……因为神有祂自己的方式,在我们看不见的情形下奇妙地持守着祂所拣选的人,即使如今从外面看来似乎一无指望……

 

如果这不能使我们得安慰和鼓励,那我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能带给我们安慰了。

 

神的余民没有向巴力屈膝。巴力是古代迦南人所拜的偶像中最腐败的一个;拜巴力的风气之所以能持续存在,是因为以色列人在约书亚的领导下征服迦南地时,并未彻底除灭迦南人。这种崇拜包括庙妓和物质主义。事实上,他们是以性行为来巩固物质主义——实施庙妓制度是为了保障来年季节的更替不变,以使谷物丰收,带来社会的富足。今天我们的情形也类似。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正在性放纵和物质主义的道路上奔跑。惟一不同的是,我们企图用物质来获取性享受,而拜巴力的人则刚好反过来。

 

对于现今的世代我们能说什么呢?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可能因此感到悲观。“现今文化如此堕落,道德如此沉沦。只剩下我一个人形单影只。我干脆也放弃算了。”

 

但真正的情形并非这样。人类的文化可能每况愈下,但神有祂的余民,这些余民并未向提倡性和物质主义的巴力屈膝。总是有一些虔诚人,他们为神而活,企图在恶劣的环境下显出正直的行为。我们应该因此而受到鼓舞,并尽己之力鼓励他们。毕竟这是教会的功用——一群为神而活的人彼此激励,在现今这个邪恶的世代为神活出见证来。

 

让我们勇往直前,“仰望……耶稣”,并且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来十二1-2)。我们一边奔跑,一边必须记住:有一天神所拣选的人,包括我们,在胜过了这个邪恶的世界之后,都要站在祂面前。虽然我们受歧视,被逼迫,但我们知道神已经完成了祂对我们奇妙的旨意;我们为耶稣所作的事,没有一件是徒然的。

 

(选自《罗马书卷三 神在历史中——第九章至十一章》P389-391,钟越娜译,美国活泉出版社,标题为编者加。)

阅读:873 次
录入: qinnan
打印
分享到:14.5K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