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约14:1-14
生命中最能引发深刻感情或丰富联想的时刻,莫过于一个人想到“家”的时候。当我们置身在某些可怕的危机中,通常第一个念头就是“我想回家!”此时门徒的景况正是如此,他们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无法预期的危机边缘。耶稣在桌边的一席话,有如传达噩耗的钟声。他们得知这位被视为“磐石”的伙伴彼得,将于十个小时之内崩溃瓦解。而耶稣该怎么办?祂要如何预备门徒的心迎接眼前的危机呢?耶稣开始谈到“家”!
耶稣说:“你们心里不要忧愁。”(约14:1)这是耶稣最令我们熟悉且得安慰的话。尽管门徒们很有理由感到忧愁(毕竟耶稣自己也深感忧愁),但耶稣提醒他们从更宽广的角度来看自己的景况。
耶稣让他们看到,三年来这个属灵的“家”(即便当晚似乎要濒临破碎)的意义,远超过他们所看见的;虽然在他们生活的时空里,这个家使他们很亲近、也很吸引他们,但它只是永恒大家庭的一部分。耶稣打开门徒的眼目,使他们看见在永恒大家庭里的保障;而且它不只是属于门徒的,还属于所有信靠祂的人。
未来的盼望
耶稣开始安慰这一小群困惑的跟随者,指引他们看到未来——他们正在怀疑的未来——并且提出保证。就在几个礼拜前,耶稣在传道过程中大部分的说话都跟祂的“离去”有关。对门徒而言,明确了解其中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即将发生的“离去”,就是耶稣马上要被捕、钉死和升天;但耶稣心里所挂念的仍是更遥远的未来。祂极力指引门徒,超越眼前的范畴、眺望那将要来的世界。祂期待圣经记载的“新天新地”(赛65:17)来临。这个新世界的本质超越一般人的探索和研究,但耶稣决定暂时先让门徒一窥它的样式,这好比即将入住的屋主预先看到新家的样子,一定会非常兴奋;对于盼望进入永恒之家的人也是如此。
耶稣这样描述天家美妙的特色;祂说那个地方很大——“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约14:2)即使当晚在场的门徒人数不多,一个房间就绰绰有余,但上帝为众多人所准备的家有极大的空间,可容纳很多的人。这象征基督的工作和救恩的规模极其广大,这点很令人振奋。
家也是安全的地方。不论门徒当晚对迫在眉睫的凶兆感到多么害怕,耶稣在那个房间的同在已平息他们的恐惧。同样地,祂在天上的同在也要带给他们平安(约14:3)。就像一个小孩子在黑暗中对父母说:“请不要走!”上帝家里每个属灵的小孩也有如此需要。天堂之所以成为“家”,是因为耶稣也在那里。
这个家也是开放的家。历史上有许多宫殿般的住宅,完全不开放给一般民众,只限有特权的菁英份子居住。而耶稣所预备的家是开放给任何进来的人,祂说通往这家的道路是我们完全熟悉的(参约14:4)。
耶稣希望世人了解,这个世上没有永恒的家。我们最终的命运就是将来的永生;因此,为了面对未来,我们需要恒久的盼望。
(选自《字字珠玑——细读约翰福音》P262-264,林千俐译,改革宗出版社,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