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约15:3-8
你们因我讲给你们的道,已经干净了。他提醒他们说,他们已经经历了他刚才所说的,即他们已经被植于他里面,也曾被修理和洁净,他指出修理的方法,即借着他的教训。无疑他所谈论的是外在的宣讲,因为他清楚地提到道,就是他们从他口里所听到的。不是说从人口里所讲出来的道有如此大的果效,而是基督借着他的灵在人心里做工。道本身只是洁净的工具。然而基督不是说使徒们已经完全脱离了罪;他指出他们所经历的,乃要使他们从而明白恩典必须是持续不断的,这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另外,他借着真道所结的果子,向他们举荐福音的真道,叫他们更被激励,不断地思想它,因为这犹如修剪葡萄树之人的剪刀,将一切无用的东西除去。
常在我里面。他再次劝他们诚实而谨慎地持守已经领受的恩典,因为肉体中的冷漠是如此强大。基督的目的无非就是保守我们,好像母鸡招聚小鸡到翅膀底下(太23:37),免得我们因着自己的冷淡而流失,及至奔向灭亡。为要表明他既已开始拯救我们,就不会在半路停下以致救赎之工不完全,他就应许说若我们不拦阻他,他的灵会常在我们里面做工。他说,你们要常在我里面,因为我也常在你们里面。他再次说,住在我里面的就多结果子,他借这些话宣告,所有扎根在他里面的人都是结果子的枝子。
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这是对整个比喻的总结和应用。我们一旦与他分离,就不能结出良善的、讨上帝喜悦的果子,因为我们没有任何善行。天主教徒不仅减轻这句话的分量,而且完全破坏了此话的主旨,并且他们实际上是完全回避这句话。尽管他们口头上承认离开基督,我们不能做什么,然而他们愚蠢地以为自己拥有某些权柄。他们认为这个权柄就其本身来说是不够的,但借着上帝恩典的帮助,就可以——他们说——与之合作。因为他们不能忍受人是如此无用,以致凭自己什么都不能做。但基督这些话是如此明白清楚,叫他们不得回避(他们以为自己可以很轻松地回避)。天主教徒所发明的学说就是:没有基督我们什么都不能做,但借着他的帮助,我们里面——除他的恩典之外——还是有些力量的。然而,基督却说,我们凭着自己什么都不能做。他说,枝子自己不能结果子。因此,他不仅赞美他帮助的恩典,而且完全否认我们里面有任何能力——除了他所赐给我们的以外。因此,离了我这个词语应该被解释为“除我之外”。
紧接着还有另一个谬误。他们声称枝子天生就有某些力量,因为别的不结果子的枝子即使被接在葡萄树上,也不会结果子。回答这个问题很容易。因为基督没有解释枝子被接于葡萄树之前,它天生拥有什么,而是表明我们一旦与他联合,就成了枝子。事实上圣经在别处指出,在与他联合之前,我们是枯干、无用的木头。
人若不常在我里面。他再次将忘恩负义所要遭受的惩罚摆在他们面前,为要激励和敦促他们坚定不移。这的确是上帝的恩典,但如此劝诫以引起我们的敬畏,是有必要的,免得我们过于放纵自己的肉体,就被弃绝了。
就像枝子丢在外面枯干。那些从基督身上被剪断的人,犹如一条没有生命的枝子一样枯干了。因为他既是力量的开端,也是其持续之所在。这并不是说曾有哪一位选民枯干了,而是因为有许多假冒为善的人。表面上他们一度茂盛青翠,但后来到他们应该结出果实的时候,他们所表现的与基督对他的百姓所期望和吩咐的完全相反。
你们若常在我里面。信徒常常觉得自己是饥饿的,根本不丰裕,也不肥沃,缺乏盛产果实所必需的条件。为这个缘故主清楚地宣告,那些在基督里的人无论需要什么,只要求告上帝,必得着帮助。这句话相当有益处。因为主常常使我们经历饥饿,为要使我们迫切祷告。若我们到他面前去,我们所求的必不缺乏,从他无穷无尽的宝藏里,他要将我们所需要的一切赐给我们(林前1:5)。
我的话也常在你们里面。他的意思是我们要借着信心扎根在他里面。我们一旦离开福音的真道,就是在基督之外寻找基督。当他应许说要赐给我们所盼望的一切时,他不是让我们按着自己所想的去妄求。若上帝如此纵容我们,随时答应我们,他就在行有害于我们的事。我们知道人们常常沉溺于愚蠢而奢侈的欲望中。但此处他将他百姓所要的东西限制于正确的法则之中,这法则就是将人一切的喜好都放在上帝良善的旨意之下。这一点得到了上下文的肯定。因为他的意思是他的百姓不愿意、不渴望求财富、名誉或此类任何其他的事,这些都是肉体愚妄的欲望。基督乃是叫他们求结果子的圣灵的生命之液。
我父就因此得荣耀。这是在肯定前面所说的。他指出,当上帝的百姓渴望结果子时,上帝必定听从他百姓的祷告。对此我们不要怀疑,因为这会叫他大得荣耀。而他也以此结果来激励他们渴慕行善,因为没有什么比上帝的名因我们得荣耀更值得我们珍视的。
(选自《加尔文圣经注释全集:约翰福音注释》P478-481,吴玲玲译,华夏出版社,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