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徒的营 蒙爱的城www.crca.com.cn
首页 → 灵修精选 → 阅读内容
 
背景:

基督是模型(陶恕)

[日期: 11/2/2010 9:12:34 AM ] 作者: 来源:文章精选
[字体: ]

基督是模型(陶恕)

 
基督是模型
   
陶恕
   
 
  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 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因为他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使他儿子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8:28-29
   
  宗教正确地假定人性的不固定性。它假定人的个性是不断改变的,并且能导向预先所选定的途径而达到预期的结果。若能证明人性是静态的,宗教便立即就会失去其大部分意义。热心宗教的人所最切想的一件事情就是改变,由现在的样子改变成他们想要变成的样子。    
   
  基督教信仰所视为当然的是人应当改变,而且也能改变,而且所摆在他们面前的改变是如此彻底,便等于一种道德上的变化了。基督的信息抓住一个人之目的就是要改变他,再照着另一个形像来塑造他,并使他与从前完全判若二人。「心意更新而变化」,乃是使徒保罗对信徒所发的训勉。人可以改变,神在福音中的能力能改变人既视为当然,现在最重要的问题自然就要问:人要改变成甚麽形像呢?用谁,或是用什么来作他们的模型呢?
     
  对于这个问题已经有许多答案提出来。今日如此流行的标准基督徒的宗教哲学回答说,在人性的某一处地方有一个「标准」,而我们已或多或少地离开了那个标准,我们现在就是必须回复到那个标准。所以宗教就是用来帮助恢复的工作。宗教的作用就是用来「调整」慕道者,先是对他本人,然后是对社会。一切都是靠赖这种调整的工作。人性,这种理论继续这样说,基本上是善的,是对的,只不过是受了它所必须处在之世界的压力而离开了焦点,它已经被环境,被坏的教训,并被各种有害的影响扭歪了它初生之时或它从前的形态。这种类型之宗教思想的整个重点,是将人回复到他原来的形像。他所需要之一切就是再造成他自己原来的样式,变成「一个真人」,不受成见丶恐惧丶及迷信的歪曲之影响。他原来全是对的,就如同他以前的先祖一样,他现在的最高目标便是恢复原状,就像一幅损坏了的图画,重新叫那位艺术大师的手法可以在生命的土壤,及污点之下得以再被发现出来。
     
  这一切论调,听起来是怪舒服的,但困难乃在于其基本观念是错误的,而一切发源于它的宗教之希望及梦想,必然是没有根据的。新约的信息明明与此相反。人除了较小的失调以外,都是不对的。他们是失丧的,内在方面是失丧的,道德和灵性方面是失丧的。这一点自始就是基督徒持久不变的见证,而人类的历史也证明这是多麽正确。在我们里面没有甚麽能用来作新人的模型。相似我们自己,甚至相似我们更好的自己,只能引致最后的悲剧。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人的心如果要逃避本身的罪性的下拉力,就必需有从其本身以外,从其上面来的帮助。而这个帮助,福音已充份而又够量地提供出来了。
     
  福音不但提供改变的能力,重新塑造人的心;也预备了一个模型,就是新生命所效法的模型,而那模型就是基督自己。基督是神,穿上卑微的人的肉身而像神一样行事。然而祂也是人,因此祂成了完全的模型,就是蒙了救赎的人性所效法的模型。那个改变的开端,就是相信的人之性情从罪的形像改变成为神的形像的开端,是在悔改归正之际,那时人就变成了有分于神的性情。这种工作藉着重生和成圣丶信心和祷告丶藉着受苦和操练丶藉着道和圣灵而继续下去,直到神的梦想实现于基督徒心中。神在蒙祂所买赎之儿女身上所作的一切都有其远大的目的,即至终在人性上恢复神的形像。一切都是期待这一个大功的告成。在这个期间中,基督徒自己能与神共同去促成这个大改变的实现。保罗告诉我们怎样去促其实现:「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林后三18
 
  (选自《陶恕拾珍集》)

阅读:1158 次
录入: zhiping
打印
分享到:14.5K
相关文章